返回列表 发帖

ThinkPad T400s体验评测之外观篇

自上周二拿到ThinkPad T400s至今刚好10天了。写这篇文章之前,曾简单地写了一个基本的初试感受:
http://www.51nb.com/forum/thread-867497-1-1.html

    当然,仅仅如此还未能揭开ThinkPad T400s的内幕,包括本“外观篇”亦只是从外观上谈一些T400s的情况和使用感观,更多的还是留在下周的T400s拆解篇来深入看个究竟。这十天中,我努力地将T400s作为主力机型来使用,包括上班和下班后,使用情况包括系统和驱动安装、常用软件安装和使用、一些部件的使用等,本文将结合这十天的使用情况,对T400s的外观各个部分进行一个基本的介绍。需要说明的是,本文所涉及的“外观篇”是指未拆下T400s任何一颗螺丝情况下所见到的部分。

    ThinkPad T400s是T系列第一台带有s字样的机型,也是Lenovo今年推出的唯一一款全新ThinkPad机型,其整机设计一方面采用ThinkPad X300/301上面的成功设计,同时也结合了X系列上面的轻薄设计,整合推出,因而取名为T400s。T400s自然意味着这是一款14.1英寸宽屏的机型,其标准分辨率为WXGA+(1440x900),并内置光驱,成为第一款重量2kg以下的T系列机型。ThinkPad T400s的推出,与X200s、X301遥相响应,共同构成了三款商务精品机型,其市场定位亦较为类似,比T400定价高出一个组别。ThinkPad T400s的几个主要特点是:

    1、足够的高性能。与T400相比,T400s虽然重量大幅降到1.8kg以下,但仍采用了1066MHz外频、6MB二级缓存的的SP9400/9600系列处理器,频率达到2.4或2.53GHz,与T400相比毫不含糊,这自然是X200s和X301无法比拟的;而现在影响T400s性能的唯一地方就是其只能使用1.8英寸MicroSATA接口的硬盘SSD,由于目前1.8英寸硬盘只有5400转,而且性能一般,所以如果不使用SSD的话,T400s的性能自然无法与T400相匹敌,当然如果使用了SSD,那性能立马就上来了,目前T400s配置的原厂部件主要是东芝的系列SSD,性能达到标称的读取200MB/s、写入150MB/s以上,属于主流SSD中性能不错的了。当然,T400s在显示性能上面目前仍只是采用集成显卡,但是到了明年一季度,新一代的T400s(到时候应该叫T410s了吧)将进一步集成独立显卡,届时整体性能又将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
    2、较强的扩展性。除了使用与T400兼容的光驱之外,T400s还保留了扩展底座接口,同时内置的五合一读卡器也可以更换为Express/34接口;同时,保留了两个USB接口和Display接口,并新增了eSATA接口,这亦是ThinkPad史上第一款使用eSATA接口的机型,因此在接口的扩展性方面,T400s可谓是目前的X、T系列之王者。当然,T400s亦是T系列史上第一款放弃了PCMCIA接口的机型,如果有这方面需要的网友要留意了。

    3、便携性的突破。我这台T400s原配是250GB 1.8英寸硬盘,型号是MK2529GSG,电子称显示重量为60g;配带Rambo,型号为UJ862AC,重量约135g;带半高Intel WiFi Link 5300无线网卡,两根2GB DDR3内存,WWAN及UWB插槽为空,在这个情况电子称显示重量为1.78kg,如果只安装一根内存,与厂商宣称的1.77kg重量应该基本一致。可以说,多年以来,ThinkPad就曾经试图突破T系列的2kg瓶颈,尤其是在T40推出的时候鼓起了很大勇气,没想到还是不够成熟,后来T60开始使用了Rollcage(防滚架),但重量又上去了不少,这两三年,以X300为代表的新一代轻薄机型取得了设计上的成功,而T400s正是采用了相应的成功经验,从而在基本上保证T系列原本设计的基础上,整机重量不但突破2kg,而且降到1.8kg以下。

    以上三点我觉得应该是T400s比较突出的特性,而CPU、芯片组、无线网卡、接口等,不逐一展开了。概括而言,T400s在保证了与T400大致相同的性能与扩展性的同时,整机重量大幅降到1.8kg以上,这就是它的最大亮点。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下面,本文将结合图片,来为大家一一展开T400s的外观介绍。

    T400s打开屏幕的全景图。整体布局与T400没有大的变化,包括两侧的喇叭、掌托、指纹、光驱等位置都基本得以继承;由于使用了6芯电池,因此在屏幕部分(指包括屏幕所在的上半部分)明显变薄变轻的情况下,打开机器屏幕的时候机器非常的稳,即使不装上电池,机器也能够很稳地“站立”。

    这是T400s的指点设备UltraNav。首先,T400s恢复了T系列自T60以来消失的红蓝指点杆设计,同时也对形状作了一定的改变(是否可以说是“改进”,目前不好下结论),采用了弯月形流线设计,不过它使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ThinkPad i系列;而T400s的触摸板则首次支持多点触摸,并且增加了纹理设计,这个设计有一定的道理,因为T400s因为追求轻薄,无法象以前机型那样将触摸板设计得比掌托低一些,因此改为采用纹理来为用户提供触感,而触摸板的两个按键则与T60以来的形状没什么变化;另外,T400s的触摸板面积也较此前的机型增加了不少,这个改变在给用户使用触摸板时增加一定的便利性,但也带来一定的烦恼,因为触摸板面积的扩大,触摸板与指点杆之间的距离被压缩了,这使得用户在使用指点杆的时候更容易“误接触”到触摸板。别人的情况不知道,我是起码经历过不少次了,用着用着突然就选择了一大片内容,后来干脆把触摸板禁用了。

    这是机器掌托右侧的指纹识别器和ThinkPad标识。T400s的指纹识别器重新采用T6时代的UPEK,而不是T400、X200那些机型所采用的Authentec,刚拿到T400s的时候没注意,安装系统的时候想当然地安装Authentec的指纹驱动(当时官方网站T400s与T400的驱动是在同一网页的,T400s的指纹驱动一项是N/A),走了不少弯路,并且在安装Windows7的指纹驱动时,发觉官方网站的Win7Beta驱动网页的UPEK指纹驱动存在一定问题,安装完之后进入系统录入指纹时窗口自动关闭,后来干脆直接安装T61的指纹驱动,竟然一切顺利。另外,大家应留意到指纹识别器左右两个白点,那是T400s新增加的指纹器指示类,当需要录入系统时,左边的绿灯会亮起,当指纹录入错误时,则会将右边的红灯闪烁显示。T400s还支持指纹开机,在指纹管理软件中设置之后,关机后指纹绿灯就会亮着,在需要开机时刷一下指纹即会自动开机,连进入系统的密码也一并帮你搞定,确实不错的设计。也有网友担心使用这个功能之后系统电池会不会消耗很厉害,经站长试验,晚上12点关机,不连接交流电只使用内置电池,到第二天早上9点接上交流电即开机,进入系统之后显示电池容量100%,说明这个功能对系统电量消耗还是相当少的,少到可以忽略不计。




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TOP

现在在一起从上往下看T400s的键盘全局,基本上除了ESC和Delete键给人带来变化的感觉之外,没什么新奇的感觉;键盘手感,感觉较T6和T400有一定进步,用起来感觉更结实、踏实一些,但T400s的键盘并没有采用X300/301那样的增强涂层,而是与T400基本一样;不过,T400s的键帽较T400稍为增大了一些,如此一来键帽之间的间隔就缩小了,这个设计能够进一步阻止灰尘之类的小物品进入按键底下,从而保护和延长键盘寿命,属于T400s带来的不错的一个设计。在CapsLk键上,T400s设计了与X300/301那样的指示灯,集成到按键上了,这个设计见仁见智,但对于盲打键盘的用户来说,没有以前那么直观方便是肯定的了。


    这个就是T400s键盘最大变化的ESC键特写,就是它,厂商宣称为T400s键盘最人性化改进的体现,但是也正是它,给我这个10年ThinkPad老用户带来了极大的苦恼。


    先看看这是之前的机型(图片来自T60)的左侧键盘分布,红线是我画出来的很多人使用频率很高的Ctrl+F4和Alt+F4快捷键示意图:

    而这是T400s的左侧键盘分布,其中红线是T400s上面操作Ctrl+F4/Alt+F4的示意图,蓝线是对照上图老机型上操作Ctrl+F4/Alt+F4的示意图。可以看到,一方面,T400s上面操作Ctrl+F4/Alt+F4的键距较老机型明显远了一截,物理上的“做功”明显增加;另一方面,这个改变使得象我这样习惯使用快捷键的用户,在使用Ctrl+F4/Alt+F4的时候完全失去了坐标,在使用T400s的这十天中,我一直把它作为主力机来使用,但是这十天下来我还是适应不过来,总是按F4键时按到了F3键上面去。如果说ESC加大是为了人性化设计,我想不会有人反对,但是如此因为ESC的人性化设计要让用户重新适应一排按键的改变,要作出如此大的牺牲,那么这就得好好验证一下这个人性化设计的改变了。当然,对于很多新用户,或者很少使用快捷键的用户来说,这可能不存在什么问题,但对习惯了ThinkPad键盘,以及那些用惯了快捷键的用户来说,这个改变的过程毫无疑问是带着多多少少的痛苦的。
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TOP

T400s的标志和银白色的屏轴(右侧)。T400s的屏轴用料很足,很稳也很牢固,在这方面可见T400s用功之处。

    再回来看左侧部分的按钮,包括音量控制的三个按钮,其右侧的则是新增加的麦克风开关按钮,最右边就是ThinkVantage按键了。

    T400s给音量静音按钮及麦克风开关都加上了红色指示灯,如下图:

    在靠近中间部位,就是T400s的电源开关了,设计得又圆又大,并且增加了电源指示灯,当开机之后电源按钮底下就会显示绿色,而T400s待机时,则会变成定时闪亮,大约是暗2秒,亮1秒,但我认为还是没有以前的弯月待机图标来得直观。


    T400s的指示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,从以前的10个指示灯,一下子削减为3个,引起了网友很大的争议。本站发起了一个投票:
http://www.51nb.com/forum/thread-868484-1-1.html
    截止目前共有近4000位网友投票,显示最多的是硬盘、无线指示灯,这与T400s完全吻合,但第三名就比较接近了,分别是电池、电源和大小写锁定键(CapsLk),但这三个都不是T400s的WPAN(一般是蓝牙、UWB使用)指示灯;同时,T400s只有三个指示灯,是否满足用户的普遍需求?这个目前也无法验证。另外,如果T400s打开了屏幕,机器是否接上交流电(或交流电接头是否有供电),你是无从判断得了,只能翻到屏幕前面看电池灯是否亮着才行,再者T400s将WLAN与WWAN指示灯合二为一,让人无法直接地从指示灯判断使用的是WLAN还是WWAN,这无论如何都是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便。这里整理一个T400s与旧机型的指示灯对比:
指示灯          T400s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WLAN(无线网卡)   保留,与WWAN整合
BT(蓝牙)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保留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WWAN(3G)   保留,与WLAN整合
NumberLock(数字键锁定)  图形化在屏幕右下角
CapsLock(大写锁定)   在按键上
HDD(硬盘)  保留
Power(电源)   在电源按键下
Battery(电池)   只保留A外壳显示
AC(交流电)   取消
Standby(待机) 通过电源指示灯闪烁指示

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TOP

这是T400s合上盖后的A面,没什么特别的,依然的Lenovo标识。T400s的A面和底面(俗称D壳)使用的是与X300/301相同材质的材料,因此无论在质感上,还是实际保护效果上都与X300/301非常相似,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T400s的用功之处。

    现在来看左侧面。从左到右分别是风扇、USB接口、耳机/麦克风接口,中间下方则是五合一读卡器,用户可定制改为Express/34接口。T400s首次将耳机和麦克风接口合二为一,预计将是今后ThinkPad的方向,不过这个位置我认为有点偏前了,应该往掌托位置挪一下,以更加接近用户;另外大家可以看到T400s的出风口并不大,这自然得益于其采用的GS45芯片组及SFF封装的CPU产生较小的热量,不过到T410s推出时,如果采用了集成+独立双显卡设计,这个风扇及散热设计是否能够应付还不得而知。T400s的USB插口较X300/301明显没那么紧了。

    这是T400s的后侧面。从左到右分别是电源插孔、VGA、有线网卡、USB接口(带电源)、eSATA接口和DisplayPort接口,可以说大部分的接口都设计到后侧面了,也比较齐全,更是成为ThinkPad史上第一款装备eSATA接口的机型。关于eSATA接口,实际上是外置式SATA II规范,是业界标准接口SATA的延伸,让外部I/O接口使用SATA2功能和性能,其传输率可达到1.5Gbps到3Gbps,远超出目前的USB2.0和1394标准,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外部接口之一。T400s虽然不是第一款装备eSATA接口的笔记本,但作为第一款装备eSATA接口的ThinkPad,同时基于T400s的定位,使得其本身意义更显重大。

后侧面特写:
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TOP

为了测试eSATA接口的性能,我到赛格买了个SSK(飚王)的eSATA+USB2.0二合一的硬盘盒,80元也不贵。买回来先直接接上eSATA线,系统没反应,原来是要接电源,于是把另外一条USB线接旁边的USB孔来供电,系统立马自动识别好了eSATA外接硬盘(5K320,250GB),与相同的硬盘盒USB2.0连接进行对比测试;另外,很奇怪的是重启开机按F12在可启动设备中竟然见不到eSATA外接的硬盘(已经同时接好eSATA及其供电线),而且进BIOS亦没有见到eSATA硬盘,这个可能是目前T400s的BIOS还不支持的原因,也许要后续BIOS才能完善。这是eSATA接口和USB接口的ATTO测试对比:



    以下是eSATA接口和USB接口的HDTune3.5读取性能测试对比:
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TOP

这是T400s的右侧。左边绿色的那个是无线开关,中间就是光驱了,最右侧是防盗孔。T400s采用与T400兼容的光驱,为9.5mm规格,从而保证了与T系列光驱的兼容性,光驱位置同时支持第二块电池,以及硬盘适配器,不过硬盘适配器就不与T400的直接兼容了,我对比了一下,发觉是T400的硬盘盒一个侧面的突出部分多了些,只要把这部分去掉就可以使用到T400s上面;而T400s的光驱由于整体轻薄设计,光驱弹出方式有了变化,不再是以前那样的拉杆式拉出来,而是通过底部的开关推出来,这个留在后面上图。

    这是正侧面,非常简洁,一个按钮都没有,也显示很薄。

    现在来看机器的底部。如果不是有扩展槽,看起来和X300/301真是挺象的。右上角有三排吸、排风口,这个设计对T400s的整体散热很有帮助;底下则是6芯电池,与X300/301不同,T400s的6芯电池与底部是完全平接的;T400s的键盘螺丝也与X300/301相同,只有两颗,不过分别藏在内存盖及电池底下,实际上就是要拆三颗螺丝。左上角位置就是T400s光驱的弹出开关了。

    这是T400s的光驱弹出示意图,弹出光驱时,先将1弹簧往上推,然后将2弹簧往外把光驱推出,注意把握力度,否则一不小心可能会将光驱弹飞。
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TOP

这是拿开电池之后的底部情况,T400s采用6芯锂离子电池,在一般的使用情况下可以保证3小时的续航时间;这里可以看到COA直接贴在电池底下,一方面增加了机器底部的整洁,同时也保护了COA免受磨损。中间是上网SIM卡插槽,与X300/301也是基本相同的;旁边的电池触点左边就是拆键盘的其中一颗螺丝,上边左、右两个方形孔,则是从键盘上方联通的防水孔;而右下角的那个螺丝,就是拆开硬盘/SSD的螺丝了。

    硬盘就在这个位置,要拆下电池之后才能拧开螺丝来拆卸硬盘,旁边也有硬盘的标识。从这个图也可以看到,T400s的厚度似乎决定了它只能使用1.8英寸的硬盘,当然,随着1.8英寸MicroSATA接口的SSD和硬盘不断推出,T400s的硬盘可选余地亦不断增加。


    T400s的外观介绍甚至上至此为止,一些情况稍后补充,包括一张屏幕部分厚度的对比图,计划上一张T400s、X300或X301及采用LED背光屏幕的X200s三台机器一起比较,让大家对比看看三款采用LED背光屏幕的厚度。而对机器的更深入了解,将留在拆解部分为大家揭晓。

    本文行文时间仓促,不足及不当之处,敬请大家指正。

    上一张T400s、X200s(WXGA+ LED)和X200s(WXGA)三个机型的屏幕外壳结构及厚度对比图,可见T400s的屏幕部分的厚度是最薄,相信不但是T系列史上最薄,即使跟X系列比起来其厚度也是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;不过,T400s的屏幕边框结构与X200s并不相同,前者是完全的扁平封闭,而X200s则一定程度沿用传统结构,边缘部分是突起的,这使得它从侧面看的时候显示厚一些,如果X200s采用与T400s相同的屏幕边框,估计两者的厚度差别就微乎其微了。另外,采用普通WXGA屏幕的X200s,事实上其整个屏幕部分和X200是完全一样的。

<font size="3"><strong>
所有品牌的本本里面我最爱ThinkPad
但是我并不会强迫他人最爱ThinkPad
同时谁也不能强迫我不最爱ThinkPad

TOP

腐败的机器啊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TOP

还是很漂亮的
无限风光在险峰

TOP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