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帖

Peter之午夜麦片系列连载-之11--说说电源(适配器)

电源还有什么讲究么?

有。
2003年7月的某天清晨7点左右,中X大厦C座某个窗口冒出浓浓的黑烟,清洁工发现后及时报警,119来后破门而入,几分钟扑灭了明火。经查,是某个笔记本的适配器引起的。事后总公司发布通知,要求各单位在下班前仔细检查计算机的电源是否关闭,笔记本的适配器是否断电。

那个不幸的哥们是我以前的一个同事,用的就是DELL的一款机器(机型忘记了),平时下班通常会带走电脑,不过那天据说是干的太晚了,还有些事情没干完,就开着机器走人了,(当然,适配器是接着电源呢)。
没想到早上一来,办公室门口围着一堆人,地下是一片狼藉,人人见了他都报以同情的目光。进去一看,屋里黑乎乎的,电脑都被消防龙头冲到了地下,地毯已经烧成灰了。
这哥们大惊之下,首先把机子从水中捞出来,看看情况,发现机子已经没救了。
后来送到DELL,维修也没办法,因为机子一个是短路烧了主板,另外洗了个冷水澡,硬盘屏幕都废了。他们建议是把内存条留着,其他卖废品。
我这哥们受到了领导和单位的一致“关照”,最后给了一个通报批评了事。后来自己花钱买了一台一样的(原来那台是单位的),唯一的好处是升级了一条内存(就是那台报废的机子)。

事情起因很简单:机子带着电源(适配器)工作,电源会发热,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(当时放地毯上了),又赶上夏天天热,内部电路承受不了高温,导致绝缘胶高温失效,导线短路就...。 他那本机的电源平时用着就很烫,不过大家都没当回事,直到出事后大家才重视起来,平时下班都自觉的把笔记本和电源都收好。


电源有什么不同?

我们用的笔记本电源样子都差不多,都是长方形小盒子,两头带电线的。主要的区别是功率,比如40W,55W,60W,70W等,同一品牌的输出电压通常是一样的(有利于降低成本,方便工业设计,提高配件互换性),小黑的电源是16V,区别在于不同型号最大电流不同。高功率的笔记本必须用大功率电源(功率=电压X电流,电压相等情况下功率大电流就大),低功率的笔记本低功率和高功率的电源都可以用。

怎么选电源?

选功率大的,选体积大的,选重量大的,选发热小的。
功率大点没关系,40W的本接55W的电源也不会烧,电源实际输出功率还是40W(或者稍微多1点,42W左右),55W的本子接40W的电源会很危险,轻则电脑工作不稳定,重的。。。(上面不是有例子了么?)
体积大的散热面积大,热量不容易集聚,工作会更稳定些。
重量大? 背着不是更沉了?没错,到论坛里看看鉴别真假的帖子,你会发现,假的偷工减料,通常会比较轻。重的内部变压器绕组匝数(就是里面铜丝的圈数)多,电流小,工作更稳定,发热小。
发热小,就得自己摸了,开机工作1小时以后,用手感觉一下哪个发热更小就选哪个。如果烫的没法摸建议赶紧换一个。

电源多少温度是正常的?

虽然很多电源标称可以承受85度以上高温,但是,如果你在室温20度左右摸起来很烫手(应该超过60度),那么这个电源还是比较危险的,建议不要长期使用,尤其不能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使用。前面已经有惨痛的教训了。
如果摸起来温温的,即使烫也能承受1分钟以上(45度以下),长时间使用应该没问题。
(提醒:上述操作针对GG的手,MM就不要摸了,别烫坏了。)

我的电池没电了,能否暂时借用一下别人的电源?

可以,但是有条件,也有危险。
条件是电压不要超过1V,电流要够用,接口要一致。另外用的时间不要太长。
危险在于,不同品牌甚至不同型号的适配器是大同小异的,电流电压可能有差异,如果差别过大,轻则本不能正常工作,重则会烧毁电池(主要是芯片),烧坏主板也是可能的。
所以要慎重。

怎么降低电源的温度?

电源真的很烫,怎么办?
不行就换一个好点的。
如果不想换,就想法降低本本的功率。
怎么降低?降低CPU频率,降低显卡频率,开启自动节能功能等等。
也可以装一些软件,比如小黑的电池优化软件,CHC等,可以调节功能选项,改变CPU电压频率,甚至显卡频率等。
此外,还可以用一些土办法,比如给电源加散热片什么的,就要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了。


[ 本帖最后由 peter9898 于 2005-12-14 00:11 编辑 ]

TOP

同意!经典的狗骨头

原帖由 dv2d4admin 于 2005-11-25 16:10 发表
目前温度最低的IBM中 我看就是狗骨头了 可惜现在早没了


  同意!经典的狗骨头

不过,大家别泄气,现在在村里还是有二手的卖,只是需要仔细检查真假成色。
新的狗骨头好像是没有了,现在基本上都是随机带的,所以,如果大家想用可以要求商家换成骨头电源。

其实最近的T4X本配的电源之所以发热比较高主要因为是CPU,显卡,内存,硬盘,等耗电大大增加了(功耗至少增加30W)。
倒不是电源有多差,原来T2X的电源通常都是3.6A的,现在的基本上都是4.5A的了,所以发热大是肯定的了。
没法子,性能和温度成正比的呀。

  

TOP

Peter之午夜麦片系列连载-之12--说说散热

本机的散热问题比台机要难解决。

台机经常要超频使用,超CPU,超显卡,超内存,超硬盘。。。后果就是大量的热,大量的风扇,大量的噪音。
为了加强散热效果,又有水冷,干冰等极端手段。不过,笔记本就没这么幸运了。
由于体积(空间)和重量等限制,笔记本的散热主要依靠风冷,且通常只有1个风扇散发所有热源产生的热量。所以对本机的散热系统的设计要求是非常高的。全铜散热片+热管+风扇是笔记本散热的主要方式
台系的笔记本散热做的不是很好,比较依赖风扇,用过的XD应该有体会,不管系统负担如何,风扇经常的全速运行,带来的噪音在深夜是令人难以忍受的。相对而言,小黑的散热做的还是很好的,通常只有在系统负荷很高的情况下风扇转一阵,平时风扇很少运行,通常不会有很大的噪音。

热量从哪里来?

本机的热量最主要的来源是:CPU, 显卡,硬盘。其他部分相对而言也会散热,不过热量相对较小而已。
在1-2年前显卡的散热通常还不是很强,用的都是S3等发热非常小的显卡。由于显卡的疯狂升级和竞争,显卡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,晶体管数量接连翻番,发热量和温度也是迅速的翻番。与此同时,显卡CPU的散热技术却没有特别的改进,厂家无奈之下,只能用更大的散热片,更多的热管,更快的风扇来压制日益疯狂的CPU和显卡。后果就是更大的噪音,更热的键盘和更容易损坏的显卡和主板。

发热量带来的常见问题、故障。

1。过热的键盘
从T2x起,大家应该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点了,如果使用超过1小时,大家应该能感觉键盘有点“烤”人, 而且左手掌托(硬盘的位置)热的不舒服,长期用会有“麻”“痒”的感觉。
还有些机型有很愚蠢的设计,比如DELL 的600M(号称是经典机型),起散热器出风口居然在键盘的右侧,正对着拿着鼠标的右手,不用长,20分钟手就受不了了。(是不是这个设计师是左撇子?)

2。CPU热保护带来的性能下降
连续打2小时的游戏,风扇狂转,键盘发热,系统似乎越来越慢。
因为PM/P4M等U都有热保护功能,超过一定阀值(例如85度),CPU会强制降频使用,所以系统会越来越慢。
通常休息一会(比如10分钟),或者重启一下,会好一些。

3。长期使用散热效果下降,元件加速老化
电子元件都比较娇气,冷热都怕,尤其怕热,长期烘烤的结果一是老化,而是可能导致开焊等故障。
症状就是使用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出莫名其妙的故障,工作很不稳定,关机放一段时间会好一点。
这种故障很难查。

4。LCD 过热导致发黄变白,过早老化。
HP最近曝光的几款机器就有这样的问题,由于散热解决不好,主机的热量烘烤LCD,造成LCD加速老化,屏幕变白,时间长了(1年左右)会发黄,真的成“黄脸婆”了。HP对此类问题还不给换屏或维修,说是“正常现象”。

5。CPU显卡芯片等部位的散热硅脂过早干结,影响散热。
持续高温导致硅脂过早干结,散热效果变差,直接影响CPU显卡的寿命(尤其是显卡,CPU有过热保护,显卡芯片通常没有,温度过高就烧掉了)

有什么办法减少热量,加强散热么?

有,但是不多。
减少热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降频降电压。
把CPU/显卡的频率和电压适当降低(保持能够工作的前提下),会大大降低发热量。
可以使用CHC等软件,可以自由调节电压和频率,不过要仔细测试,防止工作不稳定。
建议平时把CPU速度设为”动态调节“,CPU会再最高和最低(800M)之间随系统负担调节,平时工作量不大就低频运行,打游戏等才到高频。

加强散热比较难一点。
散热器的结构很难改,最多换一下高型号的散热片而已。
另外,如果机器已经过保,或者是新买的二手机,建议把机器打开,清理一下散热片上的灰尘,给CPU/显卡等部位重新上一下导热硅脂(最好是含银等金属的,效果好一些)。尤其是在灰尘比较多的环境使用,这个问题会更严重,建议1年左右查一次,如果什么时候发觉风扇比以前转的频繁,但是出风口却风很小,那么真的需要尽快清理了,灰尘已经把出风口堵塞了。

还有一些土办法,比如:用书,桌子等垫高一点,加强通风;夏季用小型风扇吹本机,加强空气流通;给本机下面加带风扇的底座等等,不一而足,都能起点作用,不过都有副作用,大家自己看着办吧。


关于升级CPU

问:我有1.8的PM,想升级到PM2/2.16,好不好?
答:不好。
理由很简单,当CPU的频率超过1.6以后,CPU已经不是系统的瓶颈了(目前对T4X的瓶颈是硬盘和显卡),升级对系统性能提升影响很少,但是带来的问题却不少。
最直接的就是CPU发热量增大,原配的散热器不能很好的支持,需要更换散热器,后果是风扇启动频繁,增加噪音。
花了1K多没增加多少性能,却带来散热隐患和更高的噪音,大家说值得么?


[ 本帖最后由 peter9898 于 2005-12-14 00:12 编辑 ]

TOP

继续连载中。

原帖由 fyd79 于 2005-11-28 09:27 发表
贴子不错,收入我的"鸿利精品综合贴"里:
http://www.nb591.com/viewthread.php?tid=9469&extra=page%3D1


谢了。
继续连载中。

以后我打算写写
1。买新的还是2手的?
2。 买场/商家 的选择
3。 怎么逛市场,怎么验货,怎么讨价还价
4。售后怎么办(对水货和二手而言)
5。 维护的一些常识

等等。

TOP

没问题。

原帖由 dv2d4admin 于 2005-11-28 11:53 发表
哈哈 有看头


都写完了 再来次总结 !


先把想说的说完,然后再整理成 一个长篇,最后加一个总结。

争取1个月内能搞定。

TOP

这很正常。

原帖由 lliux 于 2005-11-28 14:19 发表
很感谢LZ的辛勤工作。关于散热有一点疑问:网友们反映,T43的风扇好像是在一直工作,转速视工作情况及环境有所不同。





正常现象呀,因为T4X的风扇都是可以调速的,负荷大转速高,负荷小转速低。
由于T43的发热量比较高,所以,风扇是常转的,不单是为了保证CPU的正常工作,更重要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散热。
用过T2X  的应该有印象,大部分时间风扇是不转的,只有打游戏或者CPU超过60度时风扇转一阵,温度降下来了,风扇就停了。
那是因为S3的显卡发热很小,即使风扇停掉显卡也没事。
而T4X的U和ATI显卡的发热都比较高,如果风扇停转,很快显卡就会烧毁,所以风扇是不能停的。
唉,谁让性能和热量成正比的呀?


   
  

TOP

可以呀,不知有没有稿费?

原帖由 dv2d4admin 于 2005-11-28 15:10 发表
]此文 有煤体 走进中关村 想转载  

peter9898

愿意否?


老吴还是跟INTO很有缘分的。
转载没问题,只是建议要加真实姓名(不能老用网名呀),另外帮忙问问有没有稿费什么的,或者有什么优惠什么的。

TOP

原帖由 fyd79 于 2005-11-28 15:41 发表

是啊,这位XD买本本时老吴多给点优惠了~~~



   
好呀,等我换本吧。

到时希望老吴不要把这茬忘了。
: > )

TOP

最近太忙,抱歉!

原帖由 pankaka 于 2005-11-29 17:37 发表
呵呵,写的真不错~~
固顶加精的应该~~
期待下文中。


让各位XD失望了,抱歉,争取这两天继续连载。

TOP

Peter之午夜麦片系列连载-之13--聊聊笔记本的衣服(包)

本本是需要移动的,否则就是台式机了,于是要有包。

包的作用:
保护笔记本,方便携带。


包的种类:

真皮,仿皮(皮革),尼龙,混纺,纯棉,铁壳等等
真皮包 显档次,看起来有面子,不过费里子,又笨重,又不耐磨损,实用性差。
我现在用的就是DELL配的真皮包,真叫一个重,至少1.5KG以上,实在是对身体的一个折磨,设计好像也有点问题,放笔记本是A面向下的,一旦包是平放的,机子的分量就全压在屏幕上了。而且就2个格,1个格放机器,另一个放电源什么的,其他的东西没什么专门地方放了。

仿皮包 不细看还挺像真皮的,不过重量轻点,比真皮耐磨一点。这种包现在已经很少有厂家用了。
尼龙包:
目前用的比较多,尤其是小黑的红点包。尼龙的好处是轻而结实,也不难看,还能一定程度防水,耐磨。优点很多,是目前主流的材料。唯一要注意的是,尼龙包通常比较薄,对机器的抗冲击保护不是很好,最好能自己单配一个内包,加强保护。
以前用的COMPAQ 7800送的皮包我没要,要了一个IBM尼龙包,感觉比现在的04、05款包强多了,不单尼龙很厚,层数很多(4层袋),而且放机器的格子下面和左右3面都有4CM厚的缓冲海面垫(用尼龙封装的),真的是1米自由落体掉下来都没问题。
现在的包大多都没这防护垫了,而且尼龙布也很薄。可能是节约成本的考虑吧(当时2000年,单买那个包JS说要500块,现在的04、05款的包也才100-200)。
所以,如果大家真的经常背着本本到处跑,还是自己多加点保护吧。

混纺和纯棉的包很少用,主要是不够结实,不耐磨,还怕水,所以现在基本上已经见不到了。

铁壳、皮箱等:偶尔老式的笔记本(二手机)可能会带这类的包,边框都是加铁皮(有的是钢衬),对笔记本的抗冲击性还是有好处的,不过,也有不少包没有带内部缓冲垫,还是得自己想点土办法了。

至于红点包的真伪鉴别,论坛有专门的帖子,有兴趣大家看看。个人经验是:不管JS说的多肯定,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,主要是看做工,如果从做工上也分不出来真假,也就无所谓了,说明假的已经做的跟真的一样好了,价格还便宜不少,也就别太在乎了,只要机器别半道从包里掉出来,也就行了。

题外话:红点包的安全问题

还有一点提醒大家:
虽然红点包是大家的最爱,不过要特别注意安全。
现在的小偷和抢匪都识货,看你背着明晃晃的红点包(他才不管你背的是真红点还是假红点),就开始盯上你了。所以,如果可能,出差去外地(尤其是广州、深圳等2抢横行的地方),最好能用很普通的包背机器,最好从外表看不出你带着机器,否则风险会比较高。
尽量不要单独外出,不要走马路边上,包要在马路的外侧(内侧容易被摩托党顺手牵羊),等等。
遇到对方人多势众,最好别来硬的,笔记本才1W2W,人命值钱呀。
最近1年来已经有很多起路上被抢包,以及跟踪入室(宾馆)抢劫的案例了(有华为的有IBM的),大家要小心!


[ 本帖最后由 peter9898 于 2005-12-14 00:13 编辑 ]

TOP

返回列表